1943年滇缅战场的硝烟里,战地医生苏晚晴在整理未婚夫顾淮安的遗物时,触到一封泛黄的信纸——没有署名,只有潦草字迹:“辜负了你,若有来世,请原谅我的不告而别。”这封飞行员顾淮安执行任务前的托付,成了她心上最深的裂痕。
她强忍悲痛随医疗队奔赴前线,却在一次敌后救援中,撞进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:敌军营地的“沈砚舟”,眉眼是她刻在骨血里的顾淮安,眼神却冷得像淬了冰的刀,更让她浑身发颤的是,遗书里夹着的半张旧照背面,一行几乎被墨水晕开的字:“若你读到这封信,我可能已爱上别人——但那个人只能是你。”
原来三年前那场空难,顾淮安用身体护住情报和她笑着的照片,被敌军救起时头部中弹,记忆碎成断章,他忘了自己是谁,忘了苏晚晴,只记得战场上要护住身后的“无辜者”,苏晚晴一边救治伤员,一边借着“战俘交换”的机会接近他,用儿时约定的暗号——“晚晚的星星亮了”试探,看他眉心微蹙又迅速松开。
炮火轰鸣中,当她被流弹击倒时,这个“冷漠的敌军军官”却本能地扑过来将她护在身下,嘶吼出声:“晚晴别怕!”那一刻,遗书里“辜负”的泪痕,渐渐显露出被刻意藏住的“等我回家”。
一封遗书牵出两颗在战火中颠沛的心,她拼着命唤醒他的记忆,他凭着本能守护他的“星星”,当硝烟散尽,顾淮安颤抖着手抚过信纸的褶皱才明白:那不是遗书,是她寄给未来的情书,而他,终究没有辜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