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家父淮阴侯》
淮阴侯韩信的最后一脉血脉,隐于市井尘埃,少年韩铭在指指点点中长大。“将门之后”的金匾早已蒙尘,父亲之名成禁忌,唯余一枚缺角玉佩贴身藏着,玉纹模糊处依稀是《兵法》残卷的影子,他替酒客写家书,为商贩算账,指尖染着墨渍铜锈,夜深人静时却对着残玉一笔一画临摹兵法图,仿佛这样就能触到那个被历史尘封的传奇。
命运在他十六岁骤然转向——边关急报,匈奴铁骑围困小城,新任太守束手无策,韩铭挤在人群中,脱口点出“疑兵计”与“断粮道”的破局之策,守军解围,他凭此一纸荐书踏入军营,从泥泞里的伍长到阵前挥斥方遒的校尉,他用一场场奇袭证明:淮阴侯的兵魂,从未断绝,可当他站在城楼望着狼烟四起,却发现朝堂暗箭比胡马更致命——当年构陷父亲的权贵,正盯着他这块“烫手山芋”;最敬重的恩师袖中密信,竟藏着父亲含冤而死的线索。
“我无父荫,便以血为荫!”当刀剑与权谋交织,真相与背叛碰撞,这个曾经的市井少年,终将踏着父亲的足迹,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淮阴之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