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儿子,妈不是保姆》
退休教师林母本盼着含饴弄孙的晚年,却渐渐成了儿子儿媳口中的“全能保姆”:清晨五点钻进厨房,送完孙子上学又扎进菜市场,腰间的旧伤在重复的弯腰中隐隐作痛,连周末都得围着灶台和孩子的作业转,偶尔想歇歇,迎来的却是“这点事都做不了”的抱怨,她成了家里默认的“免费劳动力”,连“妈妈”的称呼都慢慢被“妈,帮我……”取代。
直到孙子生日那天,她忙前忙后备好一桌菜,儿媳却随口甩来一句“顺便把作业辅导了”,儿子在旁点头附和,那一刻,林母突然想起退休前讲台上学生敬重的目光,想起年轻时为家放弃的进修机会——原来在儿女眼里,她早已不是母亲,只是个带娃的工具人。
深夜,她留下一句“儿子,妈不是保姆,我也有自己的生活”,拎着行李搬进出租屋,起初的日子无所适从,直到遇见老战友的儿子程朗,这个年轻人拉她学智能手机、逛早市、报书法班,让她发现退休生活不必困在灶台边,烟火气里也能有自己的诗与远方。
而家里没了她,日子瞬间崩塌:儿子翻遍衣柜找不见干净衬衫,儿媳被孩子哭闹搅得手忙脚乱,冰箱空了、地板脏了,连孙子都嘟囔“奶奶做的菜最香”,这时他们才惊觉,那些被视作理所当然的付出,藏着母亲多少沉默的爱,一场关于亲情边界的悄然觉醒中,林母用独立与智慧告诉儿女:母爱从无底线的索取,唯有彼此尊重,才能让爱真正温暖。











